1.关注今年“两会”汽车热点,大佬们提出了哪些关键词?
2.华为卖车被看好,汽车市场的利润究竟有多大?
福特在中国市场属于中高档汽车品牌。
福特是世界著名的汽车品牌,为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旗下的众多品牌之一,在中国,福特汽车公司和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旗下的长安汽车合资成立了长安福自达汽车有限公司,并于2003年初正式投产。
福特不仅在中国生产车辆,还积极探索本地化营销和品牌建设。福特还与中国本土企业合作,推出了一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其次是电动汽车和智能汽车技术方面的探索。福特在中国开展了一系列的电动汽车项目和技术研发,推动了中国汽车业的创新和进步。
福特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在国内汽车市场整体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福特在华的业绩在持续走低的情况下仍能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但是在中国汽车市场整体增速放缓之时,福特依然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
2022年1~7月,福特在中国累计销售新车141023辆,同比增长16.8%;累计交付新车1337辆,同比增长8.2%。其中,福特中国销量在2022年1~7月就达到1160辆,同比增长7.5%。截至2022年7月底,福特中国累计销售新车43685辆,同比增长9.1%。
从整个中国市场来看,新车销量增幅放缓已经成为常态化趋势,在市场整体增速放缓期间,福特汽车在中国市场却取得了逆势上扬,2022年1~7月市场总销量就达到了165375辆,同比增长17.2%,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并实现了较好的销售业绩和较高水平增长的态势,这与福特汽车公司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密不可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福特
关注今年“两会”汽车热点,大佬们提出了哪些关键词?
铃木汽车退出中国汽车市场留下了“一地鸡毛”,所谓的退出是以长安汽车“一元收购”日本铃木以及铃木中国两家公司40%和10%的股权。自此铃木汽车只有商标还属于日本汽车,如果现有车辆悉数停产并且换代的话,铃木则为100%性质层面的国产汽车。基于铃木汽车的退市,长安铃木会有什么动作呢?
预测1:短期内不会有任何动作
铃木汽车退市后,长安铃木汽车工作目前正在为“绿驰”代工。这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造车新势力”,可以说从出现开始就可以预测其最终的宿命——昙花一现。不过绿驰会如何并不重要,重点是铃木汽车工厂没有再生产铃木汽车,原因自然也不难解析。因为铃木汽车的市场竞争力实在太差,否则铃木也不会退市了。
铃木汽车的特点是主攻微车,以稳定(落后)的内燃机与变速箱技术打造的小车品质确实不差,但是这些配置简陋、动力平庸、设计感与时尚潮流严重脱节的小车不在适合消费快速升级的中国汽车市场。如果铃木一直在与这一市场共同成长的话,这些车实际早已应该淘汰了;但铃木似乎没有技术升级的能力,所以只有“换市场”的这一条可走。
简而言之铃木汽车没有实力,其产品适合的只是消费曾经比较低的市场。而一旦市场消费能力提升则需要品质更高的商品,铃木汽车无法提供高品质的商品只能黯然离场。这就是铃木陆续从北美车市和中国车市败走的原因,将目标转向印度市场也只是因为印度的经济水平“欠发达”,其消费市场还能接受这种低端车而已。那么长安铃木还有理由再继续生产这些车吗?
预测2:后期可能生产“贴标车”
铃木汽车与长安汽车公司的合作协议截止2022年,长安汽车曾经表示过在此之前不会为“长安铃木”更名——因为考虑到品牌价值。设长安铃木的商标会一直存在,而铃木汽车没有技术再支持这一国产汽车品牌,长安唯一能做的就是用其自主研发的技术生产“铃木牌”汽车,这些车的本质可能是“CS铃木”“逸动铃木”或“欧尚铃木”,但是真的有必要吗?
长安汽车旗下的子品牌运作的挺失败,比如欧尚汽车的产品线大幅重合长安主品牌汽车,结果不仅没能提升对外的竞争力,反而出现了“同门之争”导致了欧尚的冷门。在国产车陆续“冲高”的阶段,欧尚汽车降级主攻入门级市场,但在这一领域又有很强大的吉利长城宝骏等品牌,所以欧尚的结局不见得会很理想——长安铃木也许会取而代之。
铃木汽车的品牌价值或品牌形象并不是很高,多年来主攻小微车的铃木基本被认定为合资品牌中的廉价品牌。所以期望借助铃木“冲高”结局可能会很凄凉,但借助铃木“走低”则会比欧尚汽车的影响力更大。那么如果欧尚后期的销量不够理想的话,“长铃”则有可能接棒欧尚用以丰富长安汽车的产品线了。
总结:长安旗下的合资品牌都很“凄凉”,铃木汽车退市、马自达汽车冷门、福特汽车在华表现一年不如一年。在“汽字头”车企中长安汽车挺无奈,找不到优秀的合资企业也只能靠自己了。然而作为国有企业的长安体量过大,“牵一发”的顾虑怕是会让长安汽车升级速度不会那么理想。
华为卖车被看好,汽车市场的利润究竟有多大?
因肺炎疫情影响而延期的2020年全国两会,将于明日(5月21日)开幕。在国内抗击肺炎疫情形势逐渐向好,复工复产加速的大背景下,今年的两会有了一些颇不寻常的看点与话题。
一方面,自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广大车企积极投身抗疫;但在另一方面,汽车产业受肺炎疫情冲击,营收走低,降薪裁员成为很多企业正在面对的现实困难。
如何面对消费升级、经济、政策和能源结构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在即将开幕的“两会”上,身处其中的各位车企大佬们将凭借敏锐的判断和洞察力,以及车企自身的生存状况建言献策,或许我们也能从中摸出汽车行业今后的发展动向。
李书福:汽车税费改革
在2020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吉利控股集团发布消息称,董事长李书福将提交《将车辆购置税由中央税改为中央地方共享税》、《将汽车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至销售环节 并实现中央与地方共享》、《适度放开“禁限摩” 科学规划城市摩托车行驶》三项建议。
李书福建议将汽车消费税征收环节由目前的生产环节后移至销售环节,并建议中央与地方“五五共享”。这有利于减少生产企业流动资金的大量占用,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将资金投入技术创新、产品研发。
同时,消费税后移,将部分税收留在地方,拓展地方收入来源,可以有更多资金做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消费环境。
据了解,汽车消费税是在对货物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选择少数消费品再征收一道消费税,一般体现在生产端,目的在于调节产品结构,引导消费方向。
而根据现行的消费税政策,除超豪华小汽车在零售环节加征消费税外,其他小汽车均在生产(进口)环节征收。生产企业垫付消费税导致汽车生产企业资金大量占用,影响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不利于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李书福看来,在诸多制约因素中,汽车行业税收制度成为地方提振汽车消费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障碍。地方在快速增加的汽车销量中没有获得收益,相反却承担着汽车保有量快速膨胀后的交通拥堵成本和道路、停车场、充电桩等基础设施投入成本。
根据测算,即使在单车售价不变的情况下,预计2030年可实现车辆购置税收入近5000亿人民币。如果按照中央与地方50%:50%共享比例,也就意味着地方可增加2500亿人民币的税收。
显然,这将有力缓解各地方“三保”支出压力的同时,更能极大地调动地方为拉动汽车消费创造条件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促进汽车消费的目的,使汽车产业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
王凤英:中国汽车“走出去”需要更大力度支持
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则带来了《关于加大“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汽车“走出去”支持力度的建议》。
议案中指出,中国汽车“走出去”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更是国家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需要,是中国迈向世界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并建议需要国家从顶层设计层面加大支持力度。
汽车行业向更高质量发展,很多人便不由得将其与近些年中国车企一再强调的“品牌向上”联系到一起。的确,历经二十多年努力,目前主流中国汽车品牌在产品质量、技术水平、服务水平等方面,已经达到甚至超越合资品牌,具备了品牌快速提升的基础。尤其是近年来包括吉利、长安、长城、上汽等头部中国品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朱华荣:倡导领导干部带头购买中国品牌汽车
全国人大代表、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则认为,中国品牌与合资品牌的品牌力差距仍大,难以全面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在当前世界经济环境下,生存与发展面临困难,亟待快速提升中国品牌汽车品牌力。
因此,他提出《关于当前世界经济环境下,快速提升中国品牌汽车品牌力、拉动中国经济的建议》,倡导领导干部及公务人员、公众人物,优先使用、购买中国品牌汽车;大型活动或国家行为层面,更多展现中国汽车品牌形象;通过重量级媒体引导,助力中国汽车品牌向上。
景柱:取消对插混汽车的政策歧视
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工商联、海马集团董事长景柱则提出了《关于大力推广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提案》。
目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以下简称“插混汽车”)在很多地方遭到“冷遇”,甚至被拒于新能源汽车政策之外。
事实上,目前主流的插混汽车既节能又减排,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日常在市内行驶以用电为主,相当于纯电动汽车。二是长途行驶时可自动识别驾驶员意图和路况,自动切换用油或用电的工作模式,使发动机始终工作在高效率区。同时,通过制动能量回收和怠速发电等给电池充电,保证以最少用油又最多回收电能的模式行驶。
景柱认为,插混汽车“能用电不用油,不用电能节油”,可灵活切换能源,动力强劲,没有纯电动汽车的各种“焦虑”。
因此,他建议取消对插混汽车的政策歧视,在双积分政策、路权、准购权、用车购等方面,给予插混汽车与纯电动汽车相同的待遇。
徐和谊:激活电池产业链
全国政协委员,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带来一份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提案:《以产融结合新模式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行稳致远》。
坦白的说,新能源汽车能快速在中国市场立足,离不开政策补贴的扶持。而随着补贴力度的退坡和门槛的提高,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在逐渐“失速”。
作为纯电动汽车的销量霸主,北汽新能源所面临的冲击和压力无疑更加巨大。对此,徐和谊认为,建议成立由引导资金为主、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资本为辅的专项电池产业引导基金,探索构建“电池与整车资产分离模式”下的产业运营模式。
在此推动下,针对动力电池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和价值进行重构优化,从而真正激活电池产业链,在解决当前电池成本过高、消费市场疲软等关键难点的同时,也为加速动力电池产业闭环发展、迎接能源革命打下坚实基础。
写在最后
对于今年汽车行业的整体预估,业内普遍保持观望态度。乐观估计,如果海外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预计今年国内汽车市场销量将下滑15%;悲观估计,如果海外疫情继续蔓延,预计国内汽车市场销量将下滑25%。在今年这个特殊的环境和形势下,汽车行业的恢复、海外市场的发展,可能是与所有人关系密切的话题。
借助“两会”上各位车企大佬的提案,可以让我们对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如果这些问题都能得到妥善的处理方式,那无疑是最喜闻乐见的结果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在大家的印象中,华为5G以来就一直是国产手机的代表,给苹果等手机品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2021年4月17日,北汽新能源在上海发布首款用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全栈车,生产首款极地福克斯阿尔法S华为HI版。这款车售价38.89万元,预计将于明年第一季度大规模生产,将能够在不受干预的情况下自动驾驶城市通勤。自4月6日宣布北极星阿尔法S华为HI版以来,北汽新能源母公司北汽蓝谷的股价一路走低,在过去5个交易日内涨至34.9%。
除了北汽新能源外,华为还与广汽集团和长安汽车共同打造另外两个子品牌。澎湃新闻此前曾报道,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总裁王军在接受访时表示,?HI?车型是?华为内部?,不仅是为汽车公司提供零部件,还包括华为与汽车公司联合设计和开发汽车。目前该车型有北汽、长安、广汽三家客户。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1月14日,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宣布联手打造高端智能汽车品牌。4月19日,华为宣布携潇湘股份旗下品牌赛利斯推出华为智能精选新生态产品?赛利斯华为智能精选5,该车也将从21日起正式在华为旗舰店开业。
制造业继续复苏,工业金属和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铜)呈现强劲反弹趋势。4月15日大涨后,4月16日铜价继续快速上涨,长江现货1期铜价为68,580元/吨,上涨1420元/吨;铜价为68470元/吨,上涨1350元/吨,LME铜价为9310美元/吨,上涨230美元/吨;上海铜业2105为68600元/吨,上涨1350元/吨,上海铜业2106为68760元/吨,上涨1360元/吨。据统计,自2020年第二季度以来,LME铜价上涨了80%以上。
天风证券分析,外部环境干扰因素的增加,整个铜产业链的供应有可能进一步受到影响,进一步推高铜价。预计铜价将继续因海外需求上升而上涨。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继续强劲复苏,这将提振对铜等贱金属的需求。此外,随着光伏和储能需求的上升,可能进一步提振铜的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