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价值网模型分析汽车分销模式
2.别拿“熊猫”不当“猛兽”,吉利的“国宝”养成
3.数字化时代,汽车营销如何高效链接?听听车圈大佬怎么说
4.发布10天热度不减,复盘吉利为何能“破圈”?
5.广州车展:吉利玩武德,长城搞文创
豪情厂和吉利厂在规模、产品定位、技术水平、研发能力以及营销策略和服务体系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
1、规模和产能:吉利厂是吉利汽车的主要生产基地,规模较大,拥有多个研发中心和生产线,具备较高的产能和生产能力。而豪情厂相对较小,主要生产微型电动车和电动自行车,产能和规模相对较小。
2、产品定位:吉利厂主要生产吉利品牌的汽车产品,涵盖了多个车型和细分市场,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而豪情厂则主要生产微型电动车和电动自行车,产品定位相对较低,主要面向低端市场。
3、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吉利厂在汽车制造领域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不断推出新的车型和技术成果,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而豪情厂在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方面相对较弱,主要依赖于引进技术和模仿生产。
4、营销策略和服务体系:吉利厂在营销策略和服务体系方面较为完善,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提供较为全面的售后服务和维修保养体系。而豪情厂在营销策略和服务体系方面相对较弱,主要依赖于经销商和销售渠道。
价值网模型分析汽车分销模式
[汽车之家?行业]?“西安人的城墙下是西安人的火车,西安人不管到哪都不能不吃泡馍”——提到西安,不少人对它的定义都是“中原、古城”,陕西人给大家留下的印象也是豪爽能吃苦。近年来,随着西安地区工业的快速发展,当地汽车市场也随之默默增长,已经跃升至全国排名前十的位置。本期《车商谈》我们将走进西安本地两家具有代表性的品牌4S店,来聊聊两个冠亚军品牌的销售、服务之道。
《车商谈》,是汽车之家精心打造的面向汽车经销商的分享与交流平台。每期在全国多个地区举办线下沙龙活动,并与线上内容报道紧密结合,至今已覆盖全国近200个城市,累计举办800余场沙龙活动,覆盖经销商一线管理者超过7000人次。通过对经销商焦点话题的深度洞察,《车商谈》力图赋能经销商业务发展,推动中国汽车产业进步。30秒快速阅读:
1、凭借人口、面积等优势,借力扶持,西安成为快速崛起的汽车保有量大城。?2、西安消费者对新品牌、新产品的接受程度低,一汽-大众依然稳坐销量冠军宝座。?3、吉利汽车以其5-15万的主要价格区间成为西安最受欢迎的中国汽车品牌,全国每10辆吉利汽车中,就有4辆出自西安。
◆?快速崛起的汽车大城
西安拥有超过一千万人口,城市面积大,地形是平整的关中盆地,整体交通建设情况良好。在全国每年3.5万上牌量的基础上,西安地区的汽车销量能够排进全国前十的位置。 镜头拉回20年前,早在2000年,陕西省就加大了汽车制造业的招商与发展。2002年,陕汽集团在西安市经开区投资建厂,并聚集了康明斯、汉德车桥、德仕汽车等一大批零部件配套企业,经开区也成为首批国家新型工业化(汽车)产业示范基地,形成整车制造、发动机、零部件等为一体较为完备的汽车全产业链条。 2018年,西安市陆续出台了《西安市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西安市汽车产业链发展推进方案(2018—2025年)》和《关于推动汽车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相关政策。最终,在和企业的相互推动下,西安市的整车、零部件等产业链协同发展,最终成果反应在当地的汽车保有量上。『西安地区2007年-2019年乘用车上险量』
正是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城市,也栖息了不少强势的汽车品牌。别看汽车销量一路上涨,但实际上,该地区的消费者对于新品牌、新车型的包容度并不高,大家还是更青睐于成熟的品牌和车型。与此同时,汽车之家数据还显示,西安当地居民购车预算占比最高的是10-15万区间,最受关注的车型是紧凑型SUV和紧凑型轿车。◆?销量上的实力冠军
从西安品牌排行来看,大众和吉利两个品牌符合当地消费者画像,销量遥遥领先,占据了榜单的冠亚军。即使从全国的纬度来看,凭借多年累积的产品力和用户基盘,大众的地位也是无可撼动的。『西安地区2019年-2020年9月品牌排行』
目前,西安市区共有8家一汽-大众4S店,基本能够满足当地用户的购车、用车需求。其中,陕西尊荣致诚一汽-大众4S店开业于2014年底,集团一直以经营大众汽车为主。跟其他几家门店比起来,尊荣一汽-大众店的位置并不利好,位于西三环高速路口附近,四周交通不是很便利。 针对这个问题,销售总监毛新却以其他的方式,化劣势为优势,吸引了更多的用户到店。毛新表示:“位置偏主要也是出于成本考虑,我们要把店面租金省下的钱,直接回馈给用户。一方面,保证更精细的服务,客户看车我们提供免费接送或者报销路费,开车来的用户我们提供免费洗车等服务;另一方面,就是价格优惠幅度更大,在符合市场行情的基础上,能比其他店更多的返利给客户。” 在销量方面,尊荣一汽-大众店2019年的平均月销量是160台,今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下半年已经完成逆袭,达到月均220台,在全国也处于中上的销量水平。在一系列调整过后,尊荣一汽-大众店给第四季度定下的目标是:销量增长25%!由此也可以见得,西安汽车市场还拥有比较强劲的增长力。 如何达成目标呢?毛新从新车销售和保客维护方面给了我们一些思路。他表示,从销售周期来看,去年消费者从接触看车到最终成交,平均需要12天左右,而今年缩短到7-8天。因此,门店如何快速切入用户的真实需求十分重要。 尊荣一汽-大众店从进店开始,展厅设计布置更加年轻化,营造出一个有利于销售的环境;在接待环节,要求销售顾问对产品知识和接待能力定期进行培训和考试;在试乘试驾环节,给购车者提供了包括无人路段、S弯、百公里加速等路段在内的特色化体验;最后在优惠政策方面,提出两年0息、厂家置换补贴等一系列符合用户实际需求的让利。 在保客维护方面,尊荣一汽-大众店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推出“老带新”转介绍政策,为成功介绍到店的保有客户额外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为提升客户在购车以后对品牌的粘性,门店为每一个客户建立了微信管家群,群内的售后、保养、维修、事故接待、保险客服等工作人员会对客户进行7对1、7*24小时的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年中,一汽-大众品牌还和门店联手,组织爱心助学活动,带领购车客户去到西安周边“位于沙漠中”的西山小学,捐献一份爱心。通过发挥企业社会责任,传递品牌价值,同时也让更多车友关注到尊荣一汽-大众4S店。◆?全国每10台吉利中,有4台出自西安
虽然一汽-大众是全国乃至各地区绝对的“销冠”,但中国品牌也并不示弱。排在西安销量榜第一名的中国品牌,非吉利莫属。2017年7月,吉利新能源汽车落户西安经开区泾渭新城,吉利在西安建设了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零部件生产、物流配套,包括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的四大工艺厂房及与之配套的管理中心、生活配套区等各项设施。数据显示,在全国销售的10台吉利汽车中,就有4台出自西安,西安人民对于吉利品牌的认可度是非常高的。 目前,西安当地包括城市展厅在内,有超过12家经销商门店,内部竞争也十分激烈。其中,陕西万顺汽车旗下的万顺吉利4S店,是今年2月才开业的一家全新门店。与刚才提到的尊荣一汽-大众店一样,万顺吉利4S店不处于商圈或汽车园区,在地理位置上也同样不占优势。好在与集团旗下的另一家老店相互配合,在这一年起色不小。 从开业至今,万顺吉利店积累了220台左右的保客量,平均进店量大约为3天一组,目前主要依靠线上网销邀约。在获得网络线索后,邀约到店的客户购车意向普遍较大,约回的成交率高达58%,而一般门店的转化率只有30-40%,这个数字对于一家开业不足一年的新店来说,已经受到很大关注。目前万顺集团旗下新老两家店已经基本完成了厂家对于2020年提出的目标,总经理杨辉也希望,在第四季度,市场能出现翘尾,降低经销商库存,实现盈利。『陕西万顺吉利4S店总经理杨辉』
近年来,随着BBA等豪华品牌和大众、丰田等强势汽车品牌的价格下探,不少中国品牌高配车型的市场份额被抢占。作为中国品牌的代表之一,吉利汽车的策略并不是一味的降价,反而从最早的5-10万级别,提升到以吉利博越为主的10-15万级别,优先对抗韩系品牌,目标是主打高品质车。 杨辉告诉我们,随着吉利品牌产品线的不断扩张,吉利用户的年龄层越来越年轻化,以25-35岁居多。其中,缤瑞、帝豪等车型起步价低,适合首次购车的年轻人;博越、星越、吉利ICON等车型更适合小资人群;而豪越、嘉际等车型则更多推荐给年龄稍大的职场人士或商务人士,每个价位都有其对应的客户群体。 提到吸引新客的手段,杨辉表示,线上依然离不开传统媒体和自媒体的广告宣传及线索获取;线下要通过二线经销商、老带新、有奖促销等一系列活动增加品牌热度。当然,除了这些常规的手段以外,万顺吉利店还有一些独特的小心思作为外拓的获客渠道。 例如在社区覆盖方面,万顺吉利店与附近热门商圈的影城合作,将放映厅直接命名为“星越厅、远景厅”等,并附以吉利品牌LOGO和车型海报;在万达广场这样的地下车库进出口位置,投放硬广;坚持每个月邀请媒体和KOL进行试驾,以带动全网口碑和销量。这些手段都能为品牌和门店的推广积蓄一些能量。 在售中,万顺吉利店利用“客流量小”的特点,在试驾环节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一般4S店的试驾也就在5-10分钟左右,万顺吉利店由于保客量低,销售人员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接待服务,试驾时间更长、路况丰富,能让消费者把注意力更好地聚焦在车辆性能上。”杨辉说。 在售后方面,万顺吉利店推出了售后保养一卡通,内含机油机滤、钣喷券、工时券、修理券等产品,以吸引用户回厂,增加保客粘性。杨辉提到,尤其是购买15万元以内车型的用户,对于促销信息比较敏感,更愿意享受这个。 在车友活动方面,门店每个月至少会组织摘、自驾游、新产品上市等一大一小两场活动,并通过保客营销体系为客户建立档案,邀请客户到场并赠送纪念品。 就在前不久,厂家和经销商还共同组织了“博越销量突破100万台”的庆祝活动,邀请一部分购车用户到西安宝鸡吉利工厂进行参观,并做了一场热热闹闹的音乐节。以上这些,都使得吉利品牌在西安地区越来越深入人心,经销商们完成销量目标也就顺理成章了。◆?店总推车:
一汽-大众新一代高尔夫
近期,大众品牌关注度最高的,绝对要属刚刚上市的全新高尔夫了。新车共5款配置,售价区间为12.98-16.58万元。作为(第八代)换代车型,全新高尔夫还被官方定义为“全新数字高尔夫”,在数字化和智能化方面有很大升级。从14年到现在,高尔夫车型46年经久不衰,未来也将是大众集团的重点车型。尊荣一汽-大众店销售顾问毛新告诉我们,目前新车已经到店展示,仅在开启预售的10月24日-29日短短几天,就收到8笔意向金。 除此之外,宝来、速腾等车型现在到店,均享受3万元以上现金优惠,还有5年15万公里整车质保、免费机油保养、1699元的双保套餐等一系列活动,欢迎有需要的用户到店咨询。吉利星瑞
万顺吉利店总经理杨辉给我们推荐的,是吉利全新紧凑型轿车——吉利星瑞。吉利将这款车称之为“家用轿车颠覆者”,以11.37-14.万元的价格区间,中高档的配置,颠覆用户对于同级车的定位。从空间、操控、智能、健康以及架构方面,甚至要对标30万级别的车,自上世以来,关注度和热度都很高。 目前万顺吉利展厅有一辆展车和一辆试驾车,已经开启预售的设计师推荐款全国限量3000台,到店20台,短时间内便预售一空,杨辉认为,这款车未来一定会成为吉利品牌的全新爆款。编辑点评:
近年来,汽车行业发展迅速,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已经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词。西安地区抓住了这一突破时机,优化市场环境、加大汽车产业招商力度、提供更多政策支持。对于车企来说,是一个值得布局的广阔市场;对于消费者来说,未来在购车过程中,也能有更多、更好的产品便于选择。(文/汽车之家?翁萌)别拿“熊猫”不当“猛兽”,吉利的“国宝”养成
最近奔驰西安利之星4S店出现的“女研究生坐在引擎盖上哭”的,把奔驰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也让很多人开始关注和反思国内汽车行业分销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国内现有汽车分销渠道
我国的汽车分销渠道主要有4S店、汽车交易市场、汽车大道、网络销售等多种模式。
4S店:特许经营模式起源于欧洲,最早由本田汽车公司在上个世纪90年代引进中国。4S是4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分别是:整车销售(Sales)、零部件(Spare part)、售后服务(Service)、信息反馈(Survey)。4S店是国外的舶来品,在国内却成了汽车销售的主要模式。
汽车交易市场:你可以理解为很多不同品牌的汽车经销商扎堆开店,由此形成的交易市场。
汽车大道:其实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汽车交易市场,起源于欧美。就是很多品牌经销商在公路两旁修建大量的4S店,形成包括汽车销售、保养、餐饮、汽车金融、零配件等一体的综合业态。目前国内在上海、太原、保定和苏州等地有这种业态存在。
网络销售: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整车厂也在尝试通过网络平台来直接向消费者出售汽车。比如吉利汽车、奔驰汽车,都尝试过类似的活动。奔驰曾经在聚划算进行smart的团购。但是由于目前汽车厂商在线下渠道已经非常成熟,因此,这类活动要很好的平衡线下经销商的利益。要大规模推广的话,需要有成熟的制度来打通线上线下。
二、为什么是4S店?
在国内,目前4S店是主流的汽车分销模式,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
首先,对于汽车销售,整机厂可以选择直销或者分销。但是,直销存在资金、库存的风险,而且需要庞大的销售队伍。而分销模式,则由经销商承担这些风险,整机厂则可以专注于产品的研发和改善。由此,大部分整机厂都选择了分销模式。
其次,相对欧美,中国由于汽车行业发展起步较晚,没有完善的产业链体系。当时奔驰、大众等汽车进入国内的时候,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情况。而同时,也需要有相应的组织来承担售后的问题。4S店这种模式,很好的解决了国外整机厂进入国内时,不熟悉市场、没有服务体系、资金和库存占用等问题。
再次,从需求端来看。汽车是高价值产品,因此,为了防止受骗,消费者希望在高信用的门店购买,同时汽车是高维护的产品,没有售后的话估计也没有人会买车了。而4S店作为特许经营专卖店,很好的解决了信用和维护问题。
三、为什么4S店有这么多问题?
前面说到了,4S店作为中间商,很好的解决了整机厂和用户之间的连接和服务问题,这看起来是一个很不错的模式,为什么最近几年,4S店老是曝出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呢?
有几个原因:
1、中国汽车市场增速放缓
中国汽车市场经过多年的增长,市场开始逐渐成熟、增长空间开始趋向缩小。2018年,汽车销售量首次出现下滑。整体市场的放缓,增加了整机厂和4S店的销售压力。
2、供应端:国内品牌逐步崛起
像吉利、上汽、比亚迪等国有品牌正在崛起,消费者面临更多的选择,汽车作为高价值产品的价格在逐年下降,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2018年国内机动车保有量为3.27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为2.4亿辆,相当于每6个人就有一辆汽车。
而奔驰等品牌更进入国内时,显然是卖方市场,现在市场情况变化,行业竞争激烈,整机厂和4S店的利润率均在下滑。
3、连接端:渠道成熟,竞争激烈
目前国内各汽车品牌的4S店,其销售网络已经非常密集。年产量100万以上的品牌,网络数量已接近上千家;年产量在50-80万的品牌,网络数量也在500到800家以上。
一线城市及二线城市每5公里范围各品牌均有经销店。 国产品牌,在四五六级城市密集布局,全国4S店数量已达28000家左右,现在汽车销售网络的覆盖区域及数量已达顶峰。可以说现在的汽车销售领域,已经是一片红海。因此,为了业绩和销售,4S店各出奇招也就不难理解了。
4、需求端:出行方式的多样化
高铁里程的持续增加,共享出行的兴起,让国人出行有了更多的选择,而不是非得要买一辆自有的私家车。尤其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更能接受这种共享或者租赁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汽车的销售。
5、整机厂和4S店的博弈
我们前面讲过,4S店这种模式,将库存和资金风险,转移到经销商身上。在初期,行业利润比较高,大家日子都比较好过。而现在市场趋近饱和,价格相对透明,选择更加多元,这种情况下,整机厂和4S店都觉得日子不好过。
在整车的销售上,整机厂和4S店是一种类似零和博弈的模式。关于车辆的价格,整机厂有指导价,客户拿到的价格,正常是要低于指导价的。简单粗暴的理解,就是如果光靠卖车,4S店的利润是很低的。
而且,由于现在的汽车生产还是刚性的,而不是按照需求柔性生产,这种情况就让4S店的资金压力很大。因为整机厂要压货,把库存转移给经销商,而汽车单价都不菲,这要求经销商有很强的资金实力。
一般来说,4S店不会也很难用自有资金去拿货,而是通过银行。这样,一部分利润又转移到银行。加上线下的土地、资金、人员、营销成本,经销商表示压力山大。
于是乎,配件价格奇贵、收取金融服务费、要求客户等各种招数就出来了。这在市场中其实是正常的情况,就如经济学中,如果火车票不用价格作为竞争手段,那么市场就会通过其他的手段来调节,比如排队、黄牛、人脉……反而造成了更多的不公平。
四、价值网模型
价值网,是克里斯坦森在《创新者的窘境》中一书提出的,指的是影响企业生产发展的最重要要素的组合。价值网是企业赖以生存的要素,也可能成为创新的阻碍。价值网一般包括客户价值网、友商价值网、供应商价值网和资本价值网等。
价值网就如企业的生存结构,在初期,企业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价值网,能快速推动其发展。价值网一旦确定,企业作为价值网中的一环,只有适应外部价值网才能生存,就如生物只能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同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内部形成与外部价值网逻辑自洽的组织心智。
价值网对于企业来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和。
没有合适的价值网,企业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可是价值网一旦确定,就锁定了企业的视野,价值网的边界,也就成了企业的边界。这才有了“回不去的低端”这一说。这也是为何很多市场,大企业看见了,也做不了的原因。
日本摩托由于其轻便、灵活和低价,在美国市场大受欢迎。当时哈雷摩托也打算开发自己的低端品牌来和本田等日本厂家竞争。但是,最后由于哈雷经销商网络的阻碍,始终无法落地。因为经销商认为哈雷开发低端品牌会影响其品牌形象,从而影响其现有产品的销售。
四、奔驰的经销商价值网
第三节,我们从供需连的角度分析了目前4S店面临的困境。下面我们来看看,奔驰的经销商网络,是如何成就,有阻碍它创新的。
奔驰进入中国之后,选择了分销模式,作为一家德国公司,进入一个新的市场,就如必须面对一个新的生存结构,需要选择价值网来共同生存。
这次出事的利之星,80年代就在国内销售奔驰汽车,是奔驰最大的经销商。在2011年时,奔驰在中国内地的120家汽车经销商中,有50家左右属于利星行,占奔驰中国内地40%的份额,处于近乎垄断的地位。
利之星的母公司利星行,曾一度持有奔驰中国49%的股权,是奔驰中国最大的股东。其法人代表颜健生同时也是奔驰中国的董事之一,在奔驰中国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和影响力。后来利星行股份减持至25%,但对主机厂的影响力仍不可小觑。
奔驰和利之星相互依存,价值网一旦编制完成,就无法轻易脱离。奔驰通过经销商,在中国市场上取得了不菲的成绩。而同时,经销商一旦控制了渠道,就有了更多的话语权,甚至会影响主机厂的战略决策。
2011年,奔驰公司组建新的销售公司,由奔驰中国和北京奔驰共同组建一家全新的销售公司,来统领奔驰在中国市场的渠道和营销,却在利星行的阻止下难产。利星行的能量之大,可见一斑。
对于奔驰中国来说, 一旦价值网形成之后,企业渠道方面的创新受到掣肘。不可否认在奔驰进入中国初期,利之星对奔驰在国内的推广和普及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此形成的价值网,也在后期阻碍了企业的变革和创新。
六、未来汽车销售模式可能的变化
经过二三十年的共同发展,国内汽车整机厂和经销商,形成了一张密集的价值网,相互捆绑,难以突围。但是,由于市场的变化,目前的分销模式已经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我们下面探讨一下汽车分销行业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
1、品牌店+线上线下打通
未来奔驰等知名汽车品牌的销售渠道,线上销售的比重可能会加大。如果要加大线上,那么就要设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打通线下和线上,耐克的展示店模式是一个参考。
作为品牌方,耐克的做法是缩减代理商和经销商,将线下的门店,转型为体验店,销售通过线上完成。
也就是说在未来,线下4S门店有可能不承担销售任务,更多是做体验和品牌传播。线下门店的运营成本由品牌商承担,主要完成体验和产品选型,以及售后服务。销售可以通过线上或者线下完成。但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实际上是整车厂直接链接消费者,减少流通环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当然,汽车的单价比鞋子要高出很多,而且其渠道也更加复杂,利益捆绑也更紧密。所以,这种改变的难度是很大的。
但是,随着柔性生产的出现,汽车的生产有可能变成按需反向定制。这样,企业没有了库存的压力,那么这种形式的转变,就有了可能的机会。
2、价值链的重构,颠覆4S店模式
由于出行产业模式的变化,未来可能会形成以出行公司(Uber这样的)通过汽车使用权和所有权的分离,为大众提供出行服务为主。这样整机厂的角色就变成了为Uber这样的出行平台研发和生产白标车。
如果按照这样的趋势,整车厂的商业模式和角色就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它的客户变成了出行运营商这样的B端,而不再是个体消费者。
因为自动驾驶的出现,汽车分时租赁+自动驾驶,在未来,有可能实现随时用车,召之即来,用完即走,这样的话,完全就没有必要自己拥有一辆私家车了。如果这样的局面出现,4S店这样的分销模式可能会消亡。
当然,这种价值链的重构,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包括5G、自动驾驶等技术的成熟,以及各国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的完善,加上整车厂和用户心智模式的转变。但是,从技术和消费趋势来来说,这种情况未来出现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
数字化时代,汽车营销如何高效链接?听听车圈大佬怎么说
微型电车的江湖,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般美好。
一方面,凭借基础代步车市场不断涌现的新能源化需求,入门级的新能源消费市场迅速达到140万辆级的市场体量。然而看似蓬勃发展的市场背后,是微型电车的利润与价值在被不断压缩,并且随着入局玩家的数量越来越多,这个细分市场正在加速“内卷”。
另一方面,价格战如火如荼,部分A0级甚至是紧凑级车型的价格体系进一步下探,不仅造成市场观望情绪空前,更是直接挤占了微型电车的生存空间,导致细分市场出现萎缩迹象。
而恰恰是在此时,吉利汽车旗下的全新A00级微型电车熊猫MINI横空出世,上市首月客户订单突破了2.5万,累积交付实现破万。
如上文所言,熊猫MINI的市场环境并不友好,身边站满了竞争对手,其中既有五菱宏光MINI EV这样的“市场王者”,亦不乏长安Lumin此般的微型电车“灼热新贵”,甚至是比亚迪海鸥、五菱缤果等A0级车型也在蠢蠢欲动,试图抢夺升级市场,分上一杯羹。
?“加量不加价”的熊猫MINI?
在微型电车市场内外交困之际推出熊猫mini,吉利的选择不禁令人感到惊喜与好奇:熊猫mini凭什么一骑绝尘,突出重围?
背靠大吉利的全价值链体系,从研发制造到产品定位,从营销战略到渠道布局,熊猫mini毋庸置疑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
不过,熊猫mini一炮而响的关键之处,还是在于“国民出行新玩伴”的产品定位,精准满足了微型电车消费人群精品化的需求痛点。事实上,只要将熊猫mini开到路上,很容易就能感受到那股“加量不加价”的产品魅力。
环顾市场,“薄利多销”的微型电车总离不开这样几个立身之本:其一是价格,低门槛的购车成本、高经济性的使用成本是微型电车走进千家万户的关键要素之一。
熊猫mini售价为3.99万~5.39万元,在这样的价格体系里,熊猫mini顶配灵动熊的价格与五菱宏光MINI马卡龙绘色版相当,但是在充电速度、智能配置、安全品质等方面,熊猫mini有着全面优势。如此定价的目标也很明确,那便是在微型电车最合适、最具竞争力的价格区间内,与五菱宏光MINI EV展开直接对话。?
其二是续航和充电速度,解决续航焦虑是所有电动车型必须面对与解决的问题,也是衡量产品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微型电车也不例外。
熊猫mini分别配备20kW和30kW永磁同步驱动电机,搭载的是磷酸铁锂电池,电池容量分别是9.61kWh、17.03kWh,对应的CLTC纯电续航为120km、200km。
值得注意的是,熊猫mini提供了多种补能方式,很大程度上减少用户的充电焦虑,拓展了用车出行半径。它可以通过220V 2kW便携家用充电枪完成家庭充电、电动车充电棚等场景的补能;如果有固定停车位,熊猫mini也能提供7kW的家用充电桩,常温下3小时左右便可以充满。
熊猫mini 200km版本车型拥有同级唯一的直流快充功能,22kW最大充电功率,适配市面主流商用快充桩。在实际的试驾体验过程中,在熊猫mini的续航还剩60公里左右的时候,我们将车辆驶入了附近商超,一边寻找快充桩进行充电,一边顺道吃个便餐,从30%电量充到80%用时差不多在半小时左右。
不过,由于涓流充电的影响,我们没能等到它完全充满,后续询问官方后得知,熊猫mini完全充满的时间大约在70分钟,这样的补能效率无疑是它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毕竟,同级的五菱宏光MINI EV、长安lumin等畅销车型都遗憾地与快充功能失之交臂,而在消费市场转型的关键当口,谁能布局完善的补能体系,缓解续航焦虑,谁便能掌握主动权。
其三是智能化?,受制于制造成本,微型电车的智能化一直处于边缘地带。可事实上,电动化转型与智能化应用总是如影随形的。人们说,“新能源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这句话不仅适用于主流新能源市场,时代“内卷”至此,微型电车更不该与智能化“绝缘”。
在9.2英寸彩色仪表盘和8英寸中央触控屏下,是同级少有的无感互联功能。同时,无感进入+无感启动也让熊猫mini更加智能更加便捷。这些智能化配置,五菱宏光MINI EV马卡龙都未能搭载。
进入到车内,熊猫mini会直接进入待行驶状态。通过手机里的驾驶伴侣APP扫描中控屏上的二维码后即可实现手机与车机互联。通过语音控制,即可呼唤语音助手进行导航,无需手动操作。下次上车后,不需要再进行二次扫码即可互联。
而且,完成无感互联之后,车机会支持蓝牙电话、QQ音乐等功能,智能语音系统也会被唤醒,基本上可以让我在行驶状态中摆脱对手机的依赖。
不仅如此,通过登陆吉利汽车APP,可以在第一时间查看到续航里程、剩余电量等车辆基础信息,也能完成远程开关空调、开关车门和解锁后备箱等一系列操作。
有趣的是,在进入商超充电时,发生了一个小插曲,由于商超的地下停车场太大,我和同事都忘记了停车地点,这时候我们通过APP中的远程寻车功能顺利锁定车子,不至于像“无头苍蝇”一样在停车场里乱转。
其四是品牌,坚实的品牌基础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优秀的制造能力与可靠的安全保障,微型电车本身的特殊定位更要求将安全性放到核心位置之上。
在吉利强大制造体系的背书下,熊猫mini不仅具有笼式车身、前防撞钢梁、侧防撞钢梁、电池碰撞防护以及同级罕有、明显提升车身强度的激光焊接车顶等防护结构,还全系标配EPS+ABS+EBD等主动安全系统。
相比之下,五菱宏光MINI EV马卡龙既没有用侧防撞钢梁的结构,也未使用激光焊接车顶等工艺,可以说,在成本可控的范围内,熊猫mini最大限度地做到了安全性保障,优势相当明显。
其五是空间,穿梭在街头巷尾的微型车,一方面要求足够的小巧灵活,轻松应对行车、停车中的种种难题;另一方面也要求相对宽敞的内部空间,以保证驾乘时的基本舒适性。
熊猫mini用了双门4座的布局,车身尺寸分别为3065/1522/1610mm,轴距为2015mm,整体尺寸相较于五菱宏光MINI EV马卡龙要大一些,在内部的驾乘舒适度上也会有一定的提升。
此外,熊猫mini的转弯半径仅4m,加上配备双倒车雷达,可以提供带轨迹线的倒车影像,在日常进行转向、掉头、停车等动作时会更加灵活简单。
坐于车内,前后两排无论是头部空间,还是横向空间,都相对充裕,同级唯一的64英寸全景天幕在很大程度上延展视觉上的空间感。
不仅如此,熊猫mini后排座椅放倒后,后备箱可拓展800L,可以轻松放2个26英寸+2个20英寸行李箱,完全可以满足日常出行需求。
最后是颜值 ,在微型电车的生命周期以及成长过程中,造型设计“先入为主”的作用尤为突出,为颜值买单也是Z时代年轻用车群体的显著消费特征。
初见熊猫mini,很难不被它呆萌的外表所吸引。车如其名,既然名叫“熊猫”,其在造型设计上,也用了诸多“国宝”熊猫的元素。标志性的“大眼萌”前灯,形似扑朔闪动的“熊猫眼”, 熏黑的后视镜灵感明显来自于熊猫的耳朵。
总而言之,熊猫mini在同等价位内解决了老一代微型电车在补能体系、智能配置以及安全品质等方面的核心问题,极大拓宽了微型电车的出行半径和使用场景。?
熊猫MINI如何打动Z世代?
熊猫mini从不是五菱宏光MINI EV的跟随者。它看到了微型电车转向市场化的过程中,精品个性化以及大众通勤化的趋势,进而义无反顾地实现了微型电车的价值跃迁。
基础代步车早已不是8年前的模样,在智能电动化时代,它有了更为与时俱进的表达方式。而熊猫mini自始至终思考的都是如何通过吉利背后的技术积淀和制造体系优势,将先进的智能化技术不断下放,让入门级市场的消费者也能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平权体验。
可以这么说,如果把2015年兴起至2020年发展壮大这一段时期,称之为微型电车的1.0时代。那么在3年之后,以熊猫mini为价值新标杆,微型电车市场已经踏入2.0时代——实现从单纯地满足代步需求向着更为智能、安全以及智能化的方向转型,这不仅是微型电车的变革方向,更是汽车发展迭代的根本逻辑。
此外,随着Z世代消费人群成为市场主力,如何打动他们变得尤为重要。正如美国学者托马斯·科洛波洛斯在《圈层效应》中写到的:“面对群体的强势崛起,只有理解消费主力的商业逻辑,懂得如何靠拢这一代年轻人,未来的商业才能成功。”
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Z世代会玩、爱玩,时刻把握潮流、自成焦点,他们渴望新鲜感、崇尚独创和个性,他们追求圈层文化、乐于认识同好。这样的消费群体对汽车、对主机厂有更深层次的要求和期待,他们买的不只是产品,还有产品背后的附加值。
因此近年来,吉利也不遗余力地通过生活方式进阶、品牌跨界合作、用户共创体验等创新手段来传递品牌理念,力图在与用户的同频共振中,收获品牌认同。
熊猫mini也贯彻着“用户思维”,为此它专成立了用户专属的多元化深度交流平台——“胖哒俱乐部”。从线上到线下,熊猫mini始终坚持“与用户共创”,以开放的心态与用户对话,让用户直接参与品牌的成长。而这也是熊猫mini在强敌环伺的微型电车市场中占据主动、实现突破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功夫熊猫》中,龟大师对困顿中的阿宝说,“你的思想就如同水,我的朋友,当水波摇曳时,很难看清,不过当它平静下来,答案就清澈见底了。”
是的,旧时代慢慢褪去,新旧交替间充满混沌,可当眼前迷雾逐渐消散,像熊猫mini这般的价值引领者们必将脱颖而出。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公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发布10天热度不减,复盘吉利为何能“破圈”?
11月18日,在广州车展前夕,水滴汽车主办的水滴直播4.0?战略发布暨2020广州车展汽车营销高峰论坛在广州举行。
如今,汽车行业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而汽车营销作为车企工作最重要的一部分,也迫切需要变革。那么,新时代的汽车营销应该怎么做?在数字化转型之际,车企又该如何实现与用户的高效链接呢?
在这场论坛的分论坛上,水滴汽车副总编辑虞宁与吉利品牌销售公司总经理宋军、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哈弗营销总经理文飞、哪吒汽车营销公司执行副总裁胡恩平、Dear?Auto汪云青以及汽车头条创始人张耀东分享了他们的真知灼见,共讨数字化时代下汽车营销的变革之道。
吉利品牌销售公司总经理宋军借用明朝思想家王守仁的一个理念“知行合一”给出了答案。
在他看来,不管现在是交互时代也好,数字化时代也好,最根本来就是在一个场景下,产品或一个品牌和消费者进行高效沟通发生了变化,无论怎么变,最终要做到“知行合一”。
宋军进一步解释:“吉利的1000万的过程就是行和知契合的过程。”他表示,吉利当时希望用1分钟的时间完成一个产品的上市发布这是行,但着这个过程也有知的思考,比如,垂直可能就是要够深度、够直接,但这个过程并不简单。
不过,对此宋军表示也不比过分担心。宋军坦言道,汽车行业就是一边行一边知的。随着直播4.0或营销4.0的开启,数字化会在这个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精准的帮助,因为1000万客户,吉利可以明确那些不能做出判断的事情,如果把真够将其挖掘出来就是不简单的,而这个不简单的就有可能是消费者最感兴趣、最乐意和企业交互的内容。
不同于宋军所提出的“知行合一”,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哈弗营销总经理文飞则从另一个层面来提出自己对于高效链接的理解。
文飞表示,车企与用户的高效链接可以用一个词进行概括,即“四新”,而“四新”就是“新用户”、“新场景”、“新渠道”以及“新技术”。
在文飞看来,90、95后在未来会成为汽车消费主体,所以要知道“新用户”的需求是什么,他们的购买模式,他们的佛系文化、宅文化是什么,只有洞察他们的需求才能真正链接他们。
而“新场景”一方面是社会在进化,另一方面是由于今年特殊疫情的催生,车企与用户交互的场景在发生变化。
而对于“新渠道”文飞表示,是由于传统的4S渠道逐渐在对现在的年轻用户链接只能起到部分的作用,而通过线上的渠道、一些商圈的触点,或者一些情感的共鸣包括上门试驾等等多种方式会替代位于传统商圈。“新技术”则是由于汽车正在向智能化、车联网发展,汽车会成为除手机之外的另一个超级移动端。
文飞坦言道:“未来如何真正有效链接,可能不仅仅是一个营销层面的事情,它应该是比较多维和复合的全景的值得大家去用更广泛的视角来思考的事情。”
哪吒汽车营销公司执行副总裁胡恩平则表示,车企与用户高效链接就是要找准消费者痛点来进行。
胡恩平以哪吒汽车目前在电动车方面做出的措施为例,他表示:“在充电这个领域,哪吒汽车9月份就开始在一线城市推出推加电,是因为发现很多用户有购买电动车的欲望,但是还是解决不了尤其像一线城市充电的问题,所以哪吒加电就是要上门帮用户取他的车,帮他去充电再送给他,慢慢培养起来他充电的习惯和对充电基本的知识,来解决他们消费的痛点。”
在胡恩平看来,如果用户能够克服购买电动车的第一步的障碍,后面的事情就相对顺利了。
除了车企领导分享对于“车企与用户如果高效链接”的见解外,业内知名媒体创始人也给出了自己的想法。DearAuto创始汪云青表示,做营销最重要的对用户要有十足的诚意。
在汪云青看来,不管是做车企营销或者是媒体做传播,都缺一点点东西,尽管对用户也好,对粉丝也好,但诚意还不太够。因此在今后的营销里,应该拿出更大的诚意出来。“以车企来说,不要把自己的东西说得十全十美,10万的车比50万还好,这不可能,你就告诉他,我就是10万的车,有些缺点,但要先交朋友。”汪云青直言到。
而诚意拿出来以后,所有的东西就要返璞归真了。汪云青表示:“这两年有些品牌做了花样百出的东西,效果一般般。但有些品牌没有做那些东西,反而能够达到效果。”他以广汽丰田营销为例,表示到:“广丰就是很少去做那些投机取巧的东西,但是他们的产品做得非常好。”
汽车头条创始人张耀东表示,高效链接中的“效”就是互联网的核心,有三层意思,第一个是效应,第二个是效益,第三个是效能。
张耀东表示,企业本身可能就是一张烂牌,想要打出去,得学会不同的“排列组合”。而这个“排列组合”在张耀东看来与数字化密不可分。他表示“企业要建一套数据系统。我们天天分析之后获客成本,两次、三次的获客成本会不会更好,我现在看到很少真的把自己的数据化体系做起来,过去几年这方面的不是很重要,但是未来几年,数字时来临,没有去建数字系统,那这个企业怎么能说是现代化的企业呢?”
通过几位大佬的发言不难看出,不论是车企高管还是传播媒体人都在思考,在如今汽车行业变革新浪潮下的营销之道。可以肯定的说,在车市销量迎来增长的挑战的背景下,在数字化转型成为发展趋势下,车企营销变革成为汽车品牌逆势向上的必经之路。
正如,张耀东所言,时代倒逼我们,是我们不幸,也是我们的。
文/赵嘉佳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广州车展:吉利玩武德,长城搞文创
当下互联网的记忆是短暂而碎片的,但吉利在行业、用户层面的影响力却持续不断,这让很多人感到不解——吉利是如何做到的?
从大年初二宣布将发布高端新能源系列,到2月中旬以“仰望星河”掀起自主品牌“联名海报”热潮,再到2月23日在杭州亚运会主会馆以全新产品标志、神盾电池安全系统、雷神电混8848、全新汽车操作系统“N OS”以及“之光”概念车等新能源领域的技术成果,让业内外眼前一亮。
要知道,在新能源汽车渗透力不断提升的当下,比亚迪在主流市场独揽风华,而以吉利、长安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尽管凭借极氪、阿维塔成功进军高端新能源市场,但对主流市场的把控力并没有达到预期。
在这个背景下,长安去年底发布了新能源战略,吉利刚刚发布了吉利,长城也将在3月8日正式迈入新能源转型的征程。
而吉利之所以能够受到友商和媒体的广泛关注,既是因为行业影响力,也是因为技术和架构带来的产品竞争力,更有渠道变革带来的服务体系升级。
可以说,吉利是全面的,是体系化的,它不仅是技术或产品的展示,更代表了吉利体系全面向新能源转型的态度。
借此机会,我们来复盘一下吉利发布会上到底有哪些干货,又将如何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走向。
关于品牌和产品
“我们不会再去打造太多的品牌,但是必须要有一个很明确地向外界传递的声音和信号,就是吉利新能源系列化产品的呈现。”这是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林杰在回答记者“已经像一个品牌了,为什么不说品牌,而要叫吉利新能源中高端系列”时的发言。
由于多年来整合并购、以及新能源战略布局等问题,吉利汽车所关联的汽车品牌可以称得上玲琅满目,从沃尔沃、smart、路特斯等豪华品牌,到吉利、领克、睿蓝、极氪等自主品牌,几乎都有吉利的控股,这也给外界一种产品不够聚焦的错觉。
因此,在针对主流汽车市场进行新能源转型时,吉利坚定聚焦一个吉利,实现主品牌的价值向上。
这是十分明智的决定。
口碑上,在中国星系列产品的推出后,吉利汽车实际上已经成功在燃油市场站位了中高端汽车的形象,将作为吉利汽车中高端产品序列,而不是拆分成一个品牌,既能让用户直观地感受系列产品的高价值,避免用户认知的偏差,也能在集团内部建立对品牌的认知,在产品研发、推广和营销方面整合,以最快的速度抢占市场。
如图所示,吉利汽车主品牌目前下属三大产品序列。系列作为吉利冲击15-30万中高端新能源市场的主力军,将产品分为大里程PHEV的L系列和智能纯电的E系列;几何则继续坚守中低端纯电产品序列,聚焦15万以下的新能源细分市场,定位相当于燃油时代的吉利远景;而吉利品牌旗下如中国星、帝豪、博系列、缤系列等燃油车则被划分为吉星系列,巩固燃油市场的基本盘。
竞争持续升级,集中最大程度抢占市场份额是当下所有车企的共识,不仅是吉利,长安、长城等自主品牌都在对品牌和产品序列做梳理。
具体来看,目前长安汽车虽然在去年年底就发布了新能源战略,并对旗下多品牌进行了重新梳理整合,但针对新能源市场的OX序列还未正式发布;而近日长城汽车首席增长官李瑞峰在接受媒体访时也明确表示将聚焦“哈弗品牌”发力新能源,也将在3月8日发布集团最新的技术和产品。
至此,从用户感知层面来看,吉利汽车其实是最早完成基于新能源市场发展的品牌架构和产品梳理的。这是先发制人的决策和执行力,也为吉利今年的200万销量目标奠定了基础。
关于产品和技术
“一个系列产品的发布顺序,重点是要看产品的竞争力和产品的市场需求,2021年前,我们推出了两个蓝色吉利行动时就判断,混合动力和纯电这两个市场一定会有比较好的市场发展。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路,我们才要先上L7这个产品。”在回答“为什么首发L7而不是价格和级别更高的车型”时,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这样说。
事实上,L7亮相时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最主要的原因是其设计上与博越L存在相似之处。不可否认,两台车之间会存在模具和配件共用的情况,但这也是基于成本和价值的考量。
一般来说,车企研发一款车型的时间最快也要3年,如L7这样在2年之内从研发设计到量产落地,几乎已经是开发了各个部门的工作极限。
再者说,在当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价格战如火如荼,为消费者提供高价值产品才有发展壮大的可能。如果将L7的“中高端”定位理解成价值层面的高端,而非价格层面的高端,那么吉利的产品定位和市场目标就会更鲜明,它只是选择了一条相对保守、可控且潜力巨大的路线。
正如淦家阅所说,“企业和企业的竞争,是产品的竞争,产品和产品的竞争,实际是成本的竞争。而成本的竞争,是由技术和创新来决定。只有在技术、创新这一块下足功夫,拿出亮点出来,才能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局。吉利从造车到现在,它的每次蜕变,都靠的是产品力的变革和技术创新。”
因此,不能只着眼于设计层面,而要从全局考虑产品的价值感。实际上,基于吉利L7,吉利有很多技术方面的升级——
比如,吉利L7首次搭载了吉利汽车全新操作系统“N OS”,这和博越L搭载的“OS”是有区别的,这是新一代车机。将彻底改变过去用户对吉利车机的印象。发布会上官方甚至用了“行业最好”来形容这个操作系统。
再比如,吉利L7上首次搭载神盾电池安全系统。这也是吉利独创、吉利专属的电池安全技术,它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构建了一整套基于电池,又融合了架构、整车、智控、云端的“无盲区”安全防护系统,从软件到硬件,全方位实时守护人车安全。
再比如,吉利L7上搭载了吉利全新一代雷神8848电混技术,拥有全球量产热效率最高44.26%的新一代雷神电混引擎B-Plus,新一代雷神电驱也是全球首个实现P1+P2双电机超频驱动的智能电驱,让L7可以实现同级最低5.23L的超低亏电油耗,CLTC综合续航1370公里,百公里加速达到6.9秒。
值得注意的是,L7此次只开启了预定,并没有公布价格,这其实也是吉利野心的体现。
从竞争层面考虑,L7无疑已经将竞争对手锁定为比亚迪宋PLUS DM-i。而众所周知,比亚迪正在重新调整产品定价策略,从秦PLUS DM-i 冠军版跌破10万的定价就可见一斑。因此,因此,吉利要等对手出牌,给出一个足够撼动市场格局的定价。
可以预见的是,为了从比亚迪手中抢回市场,为序列赢得开门红,L7的上市价格必然会十分震撼。
而在吉利系列的布局里,L7还只是开胃菜,在发布会上,吉利一次性展示了7台车,最大程度传递吉利汽车新能源转型的势能,用淦家阅的话来说,“我们认为只有把高端产品做得更加高价值一些,才能够更好地让客户有这种体验和价值感。”
事实上,一开始,吉利就是冲着颠覆主流家用市场来的,因此也可以理解,吉利虽然定位在“中高端”,目标其实是给到用户超乎想象的价值体验,是心理上的高端,而非价格上的高端。
关于渠道和服务
渠道变革实际上是新能源产业对传统汽车造成冲击最大的层面,尤其以特斯拉、蔚来为代表新势力通过直营模式改变了消费者对汽车消费服务的观感,过去以经销商为主的代理制模式因为价格不透明逐渐被消费者厌弃。
然而4S店不好,直营就一定正确且唯一吗?事实上,我们看到特斯拉直营模式的弊端已经显现,没有经销商作为屏障,产能压力直接体现在终端,产能过剩时降价、产能不足时涨价、经营效益不好时甚至直接关闭部分直营店。随着竞争不断加剧,价格波动也会越发频繁,这对于品牌信誉来说将会是一场灾难。
在林杰看来,渠道运营必须要回归到用户,用户需要的应该是愉悦的购车体验,没有尔虞我诈的,更加透明、更加高效的购车环境。
因此,随着吉利的到来,吉利也对整个销售网络进行了重新布局,在渠道建设上充分利用现有的优势,通过直连用户和代理经销两种模式,充分发挥直营和代理的各自优势,将线上、线下服务相互融合。
根据林杰介绍,将在一二线城市建立品牌用户中心;销量较大的城市统一使用代理制;四五线市场则依靠经销商销售,同时,将销售流程线上化,通过独立APP下订,做到全国政策统一、透明。
同时,考虑到整个渠道的成本、可持续性,吉利会把销售和原来的4S店进行解耦。以为例,在贴近消费者的地方做体验中心,盘活售后服务,将售后智能和目前吉利所有的渠道打通,统一服务标准。
林杰表示,“我们要通过吉利这样一个高价值的新能源系列,让我们的新能源产品进一步标签化,从形象、产品、渠道服务都能给大家耳目一新的形象,从而强化吉利汽车在新能源市场的产品系列标签。”
这是吉利在渠道层面的颠覆和创新,既充分发挥了燃油时代积累下来的渠道优势,盘活了经销商,又能全方面提升用户的购车体验。目前来看,挑战很大,前景也不明朗,但如果成功,对整个汽车销售服务产业都会有很大启发。
结语
作为整场发布会的总导演,吉利汽车集团品牌与用户沟通中心总经理、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徐东卫认为,“无论是吉利的系列海报疯狂‘出圈’,还是发布会受关注程度前所未有之高,并不是吉利的营销做得好,而是吉利作为中国品牌的领头羊,其全面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华山论剑,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文?|?江小花
车展参加了吉利和长城的两个专访。分别和吉利品牌销售公司总经理宋军,长城汽车高级副总裁、WEY品牌CMO李瑞峰聊了一下。
作为中国民营汽车自主品牌的两极,又都没有比亚迪那样的新能源概念强力加持,在艰难的2020年,发展都还不错,自主头狼的气象继续强化。
吉利在2014年以来第一个产品小年,保持了业已强大的基本盘,为年底?星瑞开始的新一轮4.0产品的迭代打好了基础。
长城则在今年开启了一轮恢弘的品牌向上运动,在下半年,成为车市和资本市场的双料宠儿。
在广州见到的吉利与长城,两家似乎跟我们的传统印象玩了一把互换。长于安利的吉利,实实在在的秀了一把武德,而从来实干的长城,则以最大的热情搞起了文创。
吉利展台的主角是CMA超级母体旗下首款轿车,月初刚刚正式上市的星瑞。这款上市才20天的新车,据称已经斩获了过万的订金用户。而在广州车展,这款新车居然就推出了它的第一次大规模OTA。
拉一下关键信息。新的吉利星瑞FOTA?GOS?01?1.0版本,优化了星瑞全车系车型的NVH性能,同时部分车型新增了遥控泊车功能,并配置了540°全景影响盲区透明补偿显示效果。
同时,吉利跟字节跳动合作,以短为中心,建立了星瑞的车内信息接收和文娱系统。
吉利武德的核心在于,用星瑞这款产品,打破了对燃油车无法完整实现OTA的论断。这里面有两句潜台词:
其一,在智能化方面,燃油车可升级的空间,在当下阶段并不会比电动车小多少,只要车内电气化原件达到一定水平之上就可以做到。
其二,在很长时间里,燃油车仍然会是市场的主体选择,那么如果你不在燃油车智能化方面大步推进,那你就是怠惰,而绝不是技术无法实现。
星瑞发布至今所说的颠覆,虽然强调了在家轿市场中的一系列产品优势,但显然以此为最。
吉利当然期望,依托CMA超级母体的快速、灵活、设计边界开阔的优势,在一定时间内形成新的碾压优势。不过,更有可能的是引发头部自主品牌的新一轮燃油车智能化的军备竞赛。合资品牌怕是一时跟不上来。
另一个关键点是,吉利公布了星瑞OTA的价格,5777元。当然,这是一个试探性的公布,首批订户不会需要支付这笔钱。
我一直觉得,有定价比免费要好得多。一方面说明这事儿绝对不只是企业营销层面的噱头,而是花了真金白银做出来的,并且是针对用户的真实需求的。以我对吉利的了解,他们绝对不是那种敢给树皮标中药价的企业。
另一方面,说明企业对这件事情有产业化的思考,就像特斯拉的OTA一样,逐步发展成了它的一块独立增值的业务。而OTA这种常态、长效、快速的工作内容,没有产业思考,基本无法持续。
吉利这次的报价,与其说是给消费者报的,不如说是给行业报的。内行人可以从中看出吉利综合了成本、可持续投入预期、目标人群消费思考的因素,据此可以评估自己的现状和方向。吉利似乎在说,来,你的体系能确保在这个价位长效运转,那就一起玩。
吉利品牌销售公司副总经理范峻毅介绍,在未来,星瑞以及相关后续产品,将保持最多一个季度实现一次有内容的OTA的节奏,这将改变用户对燃油车的消费心理。
比如,之前我们买一个车,看上去是一个主动选择,而事实上是一个接受安利,最终博弈的过程。厂商根据产品现状,引导市场建立汽车消费价值观。
而如今,只要你喜欢星瑞的内外设计,以及基本性能,那么你的选择就变得简单了。你不必担心买到一台入手就过时的车,不必羡慕后出来的车有这样那样的电子化新功能。甚至不必担心新车有什么非核心部件的bug,这些都可以通过后期的OTA来保持常新。你甚至有很大的机会通过多个渠道的“抱怨”,把你的需求变成OTA的内容。
吉利销售老兵宋军显然对星瑞实现整车OTA非常兴奋,他表示,吉利刚刚迎来了第1000万位品牌车主,而未来下一个1000万用户,吉利必然可以通过智能化技术,和每一个用户建立起更直接的交流通路。由此建立起来的新型的用户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必然能孕育出难以想象的行业新业态。
以前,吉利通过各种渠道努力搜集用户需求,把它转化为产品改良,但仍然不免会遇到产品不能适销对路的状态。而在OTA实现之后,用户需求表达完全可以变成用户共创,企业研产销的一体化自然打通。
很多传统企业,在思考和尝试,在管理等方面,来学习优秀新势力造车的互联网基因,以避免在显然已经不可逆的行业转型中被淘汰。但是,规模、体制和决策效率,始终让大公司们的各种尝试要么无疾而终,要么流于形式。
从吉利的做法来看,对所谓传统的改造,不是通过管理、人员上的拉郎配,动辄挑战企业核心的财务和人力的规则来实现,至少这些不是关键。关键是怎样运用新技术的跃进,来打开一条缝,从而从用户端起步,直接倒逼和改造企业流程。
从这个角度看,吉利这次在广州秀的武德,不光是对外的,也是深刻对内的。
长城的羊城年终秀,则充满了文创元素。自从大当家魏建军以修身正装和赛车装叠加的铁汉柔情形象,对长城明年到底能不能活下去,进行了思考之后,这个军校一般技术宅形象的车企,就在文创的道路上一发不可收拾了。
不能不说,长城一个理科生,这一两年的文创在自主品牌中做得真是不错的,从效果上看,那么多憋着几个亿想要实现品牌层面突破或扭转的车企,结果上几乎没有比长城收效更高的。
从赞助第一次海基卫星发射,到魏建军的系列传播,再到命名革命,汇聚大狗黑猫咖啡的力量,长城的文创打法层次感配合的很好。而背后的核心,还是魏建军对未来长城的思考,以及改造的决心。
来看一个小例子,这次广州车展,WEY品牌为他们的品牌定海神针级产品坦克300,准备了数场主题日活动,第一场就是反差极大的女性专场。
坦克300和女性,似乎特别靠不到一起。不过,你可知道,理想ONE那样爷们的大车,女性车主的比例是多少么?理想没有公布过这个数据,不过,让我意外的是,我在北京路遇的七八台理想ONE,竟然驾驶座上坐着的都是看上去像是穿着oversize的小巧玲珑的姑娘。
可见,把女神专场放在第一位,显示了长城文创集团,如今对市场审视的细致和敏锐。
而在跟WEY品牌主要市场销售负责人李瑞峰的聊天中,我给这位长城的老人儿下了个套。WEY在此次广州车展上主打的文创主题是共创。从产品设计,到销售服务,WEY提出了全链条共创的概念。
相比于吉利的技术开口驱动共创,长城的共创方式基于它的基盘用户对车辆的熟悉度更高、更理性的特点,他们更能直接提出自己的想法与诉求。不过,这种共创,也更需要现实的投入,精力、财力上的。
我问李瑞峰总,这么宽域的共创,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一项服务共创,对企业和客户都是很好的建议,但是经销商因为执行费力,并且没有直接收益而抵制,WEY会怎么选择。
再比如,一项产品共创,技术和市场需求度的评估都没问题,但需要企业投入预期之外的成本,又该如何选择。
李瑞峰表达的也很实在,WEY品牌作为长城的高端品牌,是长城面向未来的战略投入。既然做了共创,那么品牌将不遗余力的投入,通过共创,建立起符合未来趋势的新型用户关系。
就好像蔚来,李斌从最惨的人到最幸福的人用了一年时间,之前他们对用户的投入,导致了一些亏损,如今效应出来了。WEY在用户关系建设方面,也不怕亏损,关键是要把中国豪华品牌的调性做好,把跟用户的深层关系真正做出来。
嗯,这个表态很好,突破了传统车企在学习新势力运动中,一碰财务、一碰体制机制就打退堂鼓的边界。这也是长城的新文创运动能取得比其他车企更好效果的基础。
多说两句,品牌建设本来就是对企业本身的审视,是企业愿景在企业现状上的折射成像。愿景和现状都得是真的,才谈得上是品牌建设,才有大搞文创的根基。它不是对市场销售需求的配合,尽管做好了一定会强力支撑销售。
眼看着头部自主车企们越走越好了,回头看看尾部自主是越走越窄了。
车展媒体日当天,华晨汽车进入破产重整的消息落地。在13:50分左右,第一财经发布了华晨否认破产重组的消息;随后新华社一锤定音,化成破产重整;接着华晨股价一路拉伸近8个点。
研究个字面的话,华晨说没有重组也没算撒谎,毕竟官方口径是重整。
撇开华晨宝马贡献76亿元净利,仍然挡不住华晨归母净利润亏损的事实不看,我们来看华晨集团这家企业的架构设计。
据相关报道,9月,华晨在集团和华晨汽车之间设置了辽宁鑫瑞汽车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用这个壳公司避免了投资人通过冻结华晨中国股权来保全利益的可能,冻结只能冻鑫瑞这个空壳。
10月17日,华晨把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申华控股注册地从上海变成了沈阳。未来的债权诉讼只能是沈阳。这有啥好处呢,大概是第一代网红歌曲唱的,毕竟俺们那嘎达都是自己人。但法律是公平的哈。
跟这些应急措施相比,对于大金矿华晨宝马的合资项目的保护倒是彻底以及先见。合资公司的中方股份,是挂在华晨集团另一家子公司汽车下面的,跟华晨汽车没有关系。在华晨的局里面,绕八个圈,也绕不到华晨宝马身上去。
从现在的视角来看,当初宝马方面对与华晨汽车之间防火墙设立表现出来的隐晦的欣喜,真是有先见的。大家都为这一天,提前做好了准备。
整个华晨的细节,甚至影响了我个人的股票投资观。如果只看华晨宝马的话,这公司多值得全仓长期持有啊。
一家车企,如果一台车都不造,一年能盈利超过60亿,造了十几年车,一年还要亏损几个亿,并且已经连续亏损了N年。亲们,就中国市场而言,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就在一个月之前,就是悄然改变申华控股注册地的时候,华晨还放出风来,说公司要在三到五年之内,形成年产销百万的规模,建立面向未来的汽车出行产业。
当时我还纳闷了半天,这是我知道的那个华晨吗?
当然,在汽车产业整体面临改制的结构性调整的当口,一些看似奇怪、莫名、挑战商业道德的行为,以及一些看不懂的高负债、亏损和惨淡,很有可能夹杂着一些表演成分。
只不过每一家的演技和剧本节操有差异。从产业和企业实际资产的角度来看,华晨都远没有到无路可走的地步,再加上多道防火墙的设立,把企业优质资产全部护住,涉事各方到目前为止,都表现得比较淡定。顶多是个菊花残,远还没有满地伤。
说不定,顺利而高效的跨过这个坎儿,华晨不光能实现不良资产剥离,还能顺道把改制给做了,未准就不能踏上五年一百万的康庄大道。
只不过,相比于奇瑞啊、江淮啊、广汽长安们,我们能从华晨现状中肉眼看见的乐观端倪就实在太少了。
2020年就要过去了,我们都会怀念这个奇葩各种绽开的年份。不同的或许是,有的盛开的是艰难时世催生的未来,而有的是包藏不住的过去与现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